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1917年,陈独秀发表的提倡“三大主义”的文章是(C)
A.《文学改良刍议》 B.《评新文化运动》
C.《文学革命论》 D.《人的文学》
2.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引起巨大反响的鲁迅小说是(A)
A.《狂人日记》 B.《明天》 C.《在酒楼上》 D.《伤逝》
3.下列诗人中属于新月诗派的是(D)
A.徐志摩闻一多郑伯奇 B.徐志摩汪静之闻一多
c.汪静之闻一多饶孟侃 D.徐志摩闻一多刘梦苇
4.1934年夏发生了关于“大众语”的论争,引起争论的是许梦因等人发动“文言复兴运动”,其倡导者除了许梦因,还有(C)
A.徐懋庸 B.胡风 C.汪懋祖 D.林语堂
5.1927年大革命失败,茅盾陷入痛苦与迷惘。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矛盾复杂情绪的论文是(D)
A.《幻灭》 B.《动摇》
C.《追求》 D.《从牯岭到东京》
6.巴金早年受到了外来思潮的多方面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B)
A.社会主义思想 B.无政府主义思想
C.个性主义思想 D.存在主义思想
7.沈从文下述小说中,不是以民间传说和佛经故事铺衍成篇的是(A)
A.《会明》 B.《龙朱》
C.《神巫之爱》 D.《媚金·豹子·与那羊》
8.小说集《梅雨之夕》的作者施蛰存属于(B)
A.京派 B.新感觉派
C.现代评论派 D.社会剖析派
9.被叶绍钧称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新诗是(B)
A.《再别康桥》 B.《雨巷》 C.《采莲曲》 D.《死水》
10.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国防戏剧”运动中,被称为“国防戏剧的力作”的作品是夏衍的(A)
A.《赛金花》 B.《保卫卢沟桥》
C.《汉奸的子孙》 D.《放下你的鞭子》
11.胡风认为“艺术创造的源泉”是(C)
A.性灵 B.客观事实
C.主观战斗精神 D.人民大众
12.1945年10月台湾光复,许多大陆作家来到台湾,对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作家不包括(A)
A.钟理和 B.李何林
C.台静农 D.梁实秋
13.陈白尘的第一部讽刺喜剧描写了一对未婚夫妻在旧时代的尴尬处境,暴露了国民党统治扼杀人的基本权利的黑暗现实。这一剧作是(D)
A.《魔窟》 B.《结婚进行曲》
C.《岁寒图》 D.《征婚》
14.解放区文学中表现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主题的新歌剧是(B)
A.《王秀鸾》 B.《白毛女》
C.《血泪仇》 D.《赤叶河》
15.20世纪50—70年代,台湾文学中出现了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其中,小说《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的作者是(C)
A.白先勇 B.林海音
C.於梨华 D.陈映真
16.把蒋介石麾下的干将张灵甫的形象刻画得个性鲜明的作品是(B)
A.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B.吴强的《红日》
C.梁斌的《红旗谱》 D.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17.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是(C)
A.1976年10月 B.1977年10月
C.1979年1O月 D.1980年10月
18.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是中国当代文学第一部较为成功的(D)
A.反思小说 B.改革小说
C.寻根小说 D.现代派小说
19."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用器是未来(C)
人们凝视的眼睛”,这诗句出自
A.《同谋》 B.《宣告》
C.《回答》 D.《古寺》
20.张中行以随笔的方式谈论、评说民国人物的散文集是(A)
A.《负暄琐话》 B.《云梦断忆》
C.《干校六记》 D.《野火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人物中,属于曹禺话剧《北京人》的是(AE)
A.曾思懿 B.四风
C.方达生 D.翠喜
E.江泰
22.抗战爆发后,艾芜创作的浪漫风格有所消退,明显转向了对现实压迫与苦难的揭露。这一时期他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是(BDE)
A.《山峡中》 B.《故乡》
C.《一个女人的悲剧》 D.《山野》
E.《丰饶的原野》
23.艾青注重诗歌意象的选取和凝练,其诗歌的中心意象有(AD)
A.土地 B.天空
C.大海 D.太阳
E.月亮
24.共和国成立初期,王蒙从事共青团工作。他当时创作的很有影响的小说(CE)
A.《布礼》 B.《风筝飘带》
C.《青春万岁》 D.《恋爱的季节》
E.《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25.马原以西藏为故事背景、在叙事方式上具有先锋性的小说有(ABCDE)
A.《拉萨河女神》 B.《冈底斯的诱惑》
C.《叠纸鹤的三种方法》 D.《大师》
E.《虚构》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问题剧”
答:①是“五四”时期与“问题小说”一同出现的戏剧类型,从内容到形式受到G易卜生“问题剧”的影响,注重反映现实问题,如胡适的《终身大事》等;
②同时也有以历史题材来影射现实“问题”的剧作,如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莹》)等。
27.《金锁记》
答:①是张爱玲的小说代表作;②主要刻画了曹七巧这个人物形象,她扛着金钱的枷锁,精神上一片空虚,长期的情欲压抑竞造成了她变态的性格;③作品揭示了压抑人性的封建文化对人心灵的巨大害。
28.“第三代诗人”
答: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涌现的年轻一代诗人,也被称为“后朦胧诗群”、“后崛起诗群”或“新生代诗人”;②他们在精神意识和艺术追求上反叛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创作上力求日常化、口语化、平民化;③主要有“北京诗群”、“四川诗群”、“上海诗群”、“他们诗群”等,代表性诗人主要有海子、于坚和翟永明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9.简述茅盾《野蔷薇》的艺术特点。
答:①以年轻人的恋爱为题材②反映知识分子的人生苦间③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④较多地借鉴了现代西方文学的表现方法。
30.简析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的思想内容。
答:①以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兵役问题为题材,描写了发生在四川乡镇茶馆里的一幕征兵丑剧,作品的批判锋芒指向了兵役弊政产生的根源-—一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黑暗;②揭路了那些借抗战之名营私舞弊、大发国难财的国民觉基层官吏和鱼肉乡民的土豪劣绅,无情地撕下他们冠冕堂皇的“抗战”外衣,活画出他们可憎、可鄙、可笑之态。
31.简析老舍剧作《茶馆》的语言艺术。
答:①老舍的话剧语言是经过锤炼的北京方言,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意味,朴素流畅而又韵味十足;②注重人物对白的个性呈现,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在简短的对话中形象地呈现出来。
32.简述张承志小说的诗化特征。
答:①把广阔的纷纭万象的世界融入自我心灵,注重内心体验的表达;②使用象征、隐喻的艺术技巧,作品具有强烈的节奏感;③以带性开简的方式结构小说,达到了诗的境界④哲理升华到诗性的高度,风格雄浑壮观、激越奔放。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3分,共26分)
33.结合作品论述冰心散文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
答:①讴歌“爱的哲学”,具有超越时代、阶级的永恒性;②善于捕捉、表现刹那间涌现的感触、思绪,细腻地传达自己的内心世界③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结构布局不拘一格,如行云流水,自然舒卷,空灵飘逸;④文字上得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滋养,清丽典雅。
34.结合作品分析巴金《家》中的觉新形象。
答:①是《激流三部曲》中塑造得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之一,中国新文学史上“多余人”的代表,专制主义重压下的病态灵魂;②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思想进步,心地善良、正直、忠厚;另一方面事事退让、懦弱苟且。这两重性反映了现实和理想的尖锐冲突;③作为长房长孙,他的心理和性格主要由封建专制主义及封建家族制度造成,表现出在封建专制主义重压下民族的国民性。